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局部取穴,直达病位。针对坐骨神经痛的成因直接治疗。
《太平圣惠方》指出,关元俞属足太阳膀胱经,指小腹内部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针灸甲乙经》曰:“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肱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环跳穴是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也是治疗腰腿疾病重要的穴位,常与阳陵泉穴共用以疏通少阳胆经瘀滞。也可以配合在环跳穴温针灸治疗。
委中穴,又名郄中,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古有“腰背委中求”之语,出自《四总穴歌》,初录于明代针灸学家徐风编著的《针灸大全》,“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部病证都可取委中治疗;与远端昆仑穴共用为循经远部取穴,既能疏通患肢经气,又能起到疏调腰部经气的作用。植物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3经,具有辛温走窜、入十二经络、通达诸经、舒经通络的功效。既能入阴又能入阳,补中有通、通中能消、气血双调。操作方法每次治疗选用以上基本穴位,可配合局部阿是穴。各穴均用直刺法,得气后留针,不捻转。大肠俞、关元俞各深刺2寸,委中、阳陵泉、昆仑刺0.5~1寸。环跳深刺>3寸。要求每次针感向上放散至腰胯部,向下放散至足趾部,一般留针20min,严重时1次/d,缓解后2~3次/周,疗程共2周。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疼痛、麻木等症状会明显缓解。
注意事项针刺环跳穴时可采用直刺法、雀啄法,以针感直达足尖为宜,如针感不明显,可以换用秩边穴。如遇年老或久病患者,针刺手法稍轻,以能耐受为度。有时针刺时针感传至腘窝处,可在委中处“接力”针刺,直至针感直达足尖。作者:陈陆泉(首都医科医院针灸科)排版:刘清华本文为《中国社区医师》原创作品,版权所有,如需转载鐧介鐥呯棁鐘?鐧界櫆椋庡鐢ㄧ殑鏈変粈涔堢壒鏁堣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