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脊髓炎女孩嘴叼钢针 刺出精美绣品
身患神经性脊髓炎,终年与轮椅相伴,双手手指不能自若舒展,下肢没有任何知觉,27岁的一级肢残女孩董敬仪虽然身患疾病,却精通刺绣技术,她用蜷缩的手“下针”,用嘴巴“调针”,针线在布和她的手、口间飞快穿梭,4个小时就完成了1幅荷花绣品。6月17日,在“自强杯”年沈阳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上,沈阳晚报、沈阳见证了这位女孩在“刺绣”组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全过程。
轮椅上拼“绣工”
6月17日上午9时,年“自强杯”沈阳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当天,在技能大赛上,来自全市的13个代表队,名残疾人选手参加了12个比赛项目的角逐。参赛选手平均年龄36岁,最大的51岁,最小的16岁。这次比赛共设置电脑、刺绣、剪纸、美甲、封面摄影、手工编织、水彩绘画、插花、盲人推拿等12个项目。
在现场,一名坐在轮椅上参加刺绣组比赛的27岁女孩格外吸引众人的眼光。女孩叫董敬仪,家住民富社区,是妈妈陪同她一起来参赛的。参加该组比赛的选手名单中,惟独董敬仪残疾程度最高,为一级。
钢针灵活穿梭
坐在轮椅上的董敬仪,用五指蜷缩的手缝夹住针,在白布上“下针”,另外一只手在布后“接针”,再从布后面“递针”上来。由于蜷缩的手不能灵活地将本来朝上的针头翻转下来,她机灵地采取嘴巴“调针”的方法,将针鼻叼在嘴里,再将针“调头”,然后用蜷缩的手接过来。每一针都有嘴巴的参与,针在布和她的手、口间飞快地穿梭着。
此次刺绣比赛的时间为4个半小时,选手需要完成的刺绣作品包括荷花、荷叶与莲蓬,评判标准是:作品的完整性、创意性、针法应用、色采应用、背面整洁度。为了避免上厕所,坐在轮椅上的董敬仪全程没有喝水,在她的埋头苦干下,她的作品用色艳丽,针脚平整,荷花的样子栩栩如生,很快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卖菜时偶遇恩师
董敬仪的母亲张女士告知,她和爱人都是下岗工人,董敬仪在16岁上初二时不幸患上神经性脊髓炎,当时她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没想到一场病魔造成了她下肢瘫痪,两手运动神经遭到破坏。
张女士在家附近卖菜经常带着坐轮椅的女儿。3年前,一名开刺绣培训班的老师碰到她们,十分同情她们,老师把董敬仪请到自己的培训班,向她传授一技之长,免费教她刺绣的本领。这3年来,1有空董敬仪就去老师那里学习,还发明了很多合适自己的刺绣技法,用嘴巴“调针”就是其中之一。年,在辽宁省残疾人技能大赛上,董敬仪就在刺绣组取得了一等奖。
比赛再获一等奖
董敬仪的妈妈说,“之前我女儿自己连刷牙洗脸都不行,她的手根本不能握东西,自从她学上刺绣以后,手变得灵活多了,不但能刷牙洗脸,还能打电脑了,打字速度还特别快!”董敬仪说:“我希望能找一份与刺绣有关的工作,或操作电脑、接都可以,他人能做好的我也能做好。”
4个半小时过去了,董敬仪按时“交卷”,她的手虽然活动不便,可她的作品却比其他双手健全的选手绣出的荷花还要精致完全,最后她再次取得了该组比赛的一等奖,还取得一部!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