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童某,男,61岁,因左胸前烧灼样、针刺样疼痛十余天,患者十余天前左胸无明显诱因出现疱疹伴疼痛。曾就诊当地多名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治疗期间有口服中药、西药及外用药膏等治疗疱疹基本消失,疱疹区明显色素沉着,疼痛无明显减轻,呈针刺样、烧灼样疼痛,疱疹区还有麻木感、束带感、蚂蚁爬样异感。白天疼痛剧烈,晚上不能很好入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入院查体左侧T4、T5神经支配区可见大片疱疹后瘢痕和色素沉着,局部皮肤有触痛、压痛,皮肤浅感觉异常,VAS评分9分。
以带状疱疹后神经收住院治疗。收治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消除神经水肿等对症治疗。同时在C臂引导下进行T4、T5神经根阻滞和臭氧注射治疗+疱疹区臭氧皮下注射治疗。
第一次治疗后患者烧灼样、针刺样疼痛减轻80%以上,束带感、蚂蚁爬异感消失,可以正常入睡;
第二次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偶有疱疹区有异感;
第三次巩固治疗
住院一周患者满意出院,对我院疼痛科专家吴选强主任的医疗技术给予十分的肯定,并授予吴主任感谢锦旗;
解读: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水疱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蛇丹”或“缠腰火丹”,俗称“串腰龙”。带状疱疹发病前常先有局部皮肤刺痛或烧灼感,低热,乏力,或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先驱症状。1~3天后在疼痛部位发生密集成簇小米粒到绿豆大小的丘疱疹,周围红晕,随着病情发展,丘疱疹变成圆形疱疹,重症可有大疱,血疱或坏疽。继发感染后变成脓液,融合较大的疱,干燥后结痂,以后形成痂皮。损害少者1~2群,多的10余群水疱,排列成带状,常沿外围神经分布。皮疹发生在身体一侧,很少对称。以胸腹,面部常见,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约2~4周。预后一般不留痕迹。本病发作一次可以获得终身免疫。老年患者在皮疹消退后可遗留局部神经疼,剧烈疼痛可引起患者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