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阳穴的来历
至者,达也。又极也,如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极致;“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阳中之阳,即阳之至极也,
故名“至阳”。
至阳穴的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能主治
1.胸胁胀痛,黄疸;
2.脊背强痛;
3.咳嗽,气喘。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胆绞痛、胆囊炎、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等。
配穴
配阳陵泉、日月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
配心俞、内关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穴位养生
至阳穴为督脉经阳气隆盛之处,该穴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利湿热、宽胸膈、安和五脏、补泻兼施之功,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明,至阳穴针法可以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祛邪扶正、缓解疼痛的作用,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该方法起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已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确切疗效。
针灸疗法:向上斜刺至阳穴0.5~1寸;可灸。
艾灸疗法:艾炷灸至阳穴3-5壮;或艾条灸至阳穴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