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腿痛是一种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局部或下肢疼痛性病证。由于腰部是脊柱运动范围较大的部位,人体负荷较重,故各种原因都可能使腰腿受伤。
↓《方1.》↓
五圣止痛汤
白术、杜仲(炒断丝)防风、当归、穿山甲(炒、揭碎)各12g,黄酒60g。
以水毫升,煎取毫升,分2次服完。也可捣成细面,装于胶囊内,每次服4粒,黄酒50毫升为引,1日3次。
慢性腰痛。
浙江中医杂志
↓《方2.》↓
独活牛膝汤治腰疼
独活、牛膝、防风、秦艽、杜仲、白芍各9克,桑寄生18克,熟地15克,当归、茯苓、人参各12克,甘草、川芎各6克,细辛3克,肉桂1.5克。
水煎服
腰痛、坐骨神经痛
用此方治疗患者35例,治愈21例,显效12例,无效2例。
↓《方3.》↓
桑寄生、独活、怀牛膝、木瓜、川断、红花、杜仲、苡仁、海风藤、鸡血藤、当归、熟地黄。
祛风湿、益肝肾、舒筋络、利腰腿。
适用于脊背腰腿部麻痹、疼痛、肿胀甚至肌肉萎缩不能行走者。
本方取“独活寄生汤”之义。方中以独活宣痹通络,行督脉,走下路,寄生补肝肾,荣血脉,合为主药;辅以熟地黄、川断、怀牛膝、杜仲益肾补肝之药,助荣筋壮骨之力;木瓜、海风藤祛风行湿、利关节。
水煎服,日1剂。
↓《方4.》↓
独活寄生汤
备急干金要方
独活10克,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桂心各6克
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治风寒湿痹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肌肉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中主药独活,善治下肢筋骨间之风寒湿邪;辅以防风、秦艽、肉桂、细辛祛风湿,散风寒,通经络。上五味意在治标祛邪;佐以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补血活血。诸药合用,体现祛风湿,止痹痛与补肝肾,益气血两组药同用,标本同治,邪正兼顾的配伍特点。
↓《方5.》↓
苹果醋蜜解腰痛
苹果醋与蜂蜜以3: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蜂蜜溶解,放入瓶中保存在冷冻室内。喝时倒出2勺,加凉开水冲调。每日1次,浴后饮服,连服7~10天。
↓《方6.》↓
补肾强腰方
金狗脊12克,川续断9克,桑寄生15克,杜仲9克,牛膝9克,木瓜9克,薏苡仁30克,鲜猪腰子1个(切开去肾孟白色部分,洗净先煎,取汤煎药)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补肾强腰
肾虚腰痛,腰痛不举,但无压痛及敲击痛、气短,尿无力,脉虚细,答少。
北京中医学院印会河教授验方。
↓《方7.》↓
蒸气疗法方
红花15g,当归90g,活血龙(虎杖)90g,五加皮90g,防风g,牛膝g,金刚刺g,红藤g
上药加水过药面,煮沸30分钟,置于治疗床的洞孔(直径约30厘米)下15~20厘米处。患者卧床上,腰部对准治疗洞口直接熏蒸,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1次,15~20次为1疗程。
腰肌劳损风寒湿型
《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
↓《方8.》↓
麦麸加醋治老年腰腿痛
麦麸3斤,加入1斤陈醋,一起拌匀,炒热至水分收干。取1剂的量30克趁热装入布袋中,扎紧袋口立即热敷患处,凉后再炒热重敷。每3小时敷1次,每次敷30分钟,每日1剂,至3斤麦麸用完为1个疗程。
↓《方9.》↓
羌活胜湿汤
羌独活、蒿木、川芎各6g,防风、秦艽、苓皮、桑枝各9g。
水煎服,每日1剂。
风湿腰痛。
湖北中医杂志
↓《方10.》↓
金针菜粥
金针菜60克,冰糖60克,大米克,黄酒10毫升。
将金针菜用清水泡发,洗净,切成小块;冰糖捣碎;大米淘洗干净。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米、金针菜块煮粥,熟后调入冰糖末,搅匀,烹入黄酒即成。
适合腰肌劳损所致的腰腿痛。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