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外科工作两年,经常遇到一些老年人因为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等原因来就诊,查头颅CT或MRI意外发现颅内出现了“慢性硬膜下血肿”,而且多数都说没有外伤史,无缘无故怎么会“颅脑损伤”呢?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多数病人年龄超过50岁,无明确的或仅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当追问病史时,有人诉被门碰撞,或有猛的甩头动作。患者常不能回忆受伤情况,部分患者经提示能回忆起,这与老年人自身特点有关,老年人由于腿脚不灵便,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不经意的磕碰,大多数人不会在意,过了一段时间感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甚至痴呆淡漠,到医院查头颅CT或MRI才发现颅内有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层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裂所致,硬脑膜下腔少量持续出血积聚形成,并且不断扩大,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上多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表现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局灶性神经症状。此外,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的外伤史不明确,并且老年人自身大都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特别是有的患者临床上以“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为主,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或沉默寡言、精神迟钝,症状酷似老年痴呆,所以在临床中极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但其实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很容易,关键是做个头部CT或者MRI,头部CT可见一新月形混杂密度或等密度阴影,中线移位,脑室受压,MRI显示更清晰,一般都能明确诊断。因此老年人即使是轻微头部外伤,尤其出现头痛、头晕、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情况,医院神经外科专科就诊检查,排除有无出现硬脑膜下血肿。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首选颅骨钻孔闭式外引流术,这种方法创伤较小,临床疗效一般较好。对于血肿壁厚,引流后脑室不能膨隆,或血肿腔内有固态血凝块时,可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是本病容易复发,主要原因有:老年病人脑萎缩,术后脑膨起困难、血肿包膜坚厚、新鲜出血等致血肿复发。为了尽量减少复发情况,患者术后采取头低位,卧向患侧,多饮水,鼓励患者屏气、吹气球,适当静脉补充低渗液体等。术后残腔积液、积气的吸收和脑组织膨起需要时间,应动态复查头部CT。
王学忠主任,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安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长期专业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9年,擅长各型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肿瘤及功能性脑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医院、医院专业进修学习,率先在豫北地区引进颅内皮层电极脑电监测用于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多次在国家、省级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荣获新乡市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专业特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及顽固性癫痫等功能性脑病的手术治疗。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