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葛根汤药如方名,由升麻、葛根、芍药、甘草组成。其功效解肌透疹,为治疗麻疹初起未发,或发而不透、身热头痛等症。治疗颈椎及头面部疾病效果较好,临床验案举例如下。
1.颈椎骨质增生
某男,46岁,从事文案编写工作数十年,近2年常感颈部疼痛,以后颈部酸痛为主,伴双上肢发麻,偶有头晕等不适症状,病人未予重视,很少服药治疗,近半月来感上述症状较前为重,故来就诊。在门诊做颈椎X线检查提示:颈椎骨质增生。查:舌苔薄白,舌质紫黯,脉弦实。
处方为:升麻12g,葛根24g,白芍24g,赤芍24g,甘草10g,伸筋草30g,5剂。
病人10天后复诊诉:近几日已无颈部酸痛症状,现偶有上肢发麻等不适。嘱继续服药5剂,临床痊愈。
2.颈椎间盘突出症
梁某,男,53岁,间断头痛头晕,颈部疼痛3年之久。头痛以后伴有头晕,严重时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医院诊治。测血压正常,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颈椎CT示:椎间盘突出。给予输液等治疗,症状可以缓解。
近3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严重时需住院治疗,症状方可缓解,近1个月来发作较为频繁,后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其人体形稍胖,现主诉头枕部及颈部酸痛,查舌苔薄白,中有少许裂纹,舌质紫黯,脉弦数。
处方为:升麻12g,葛根30g,白芍30g,赤芍30g,乳香6g,丹参20g,黄芪30g,姜黄12g,桑枝30g,伸筋草30g,枸杞子15g,甘草10g,5剂。
病人于10天后复诊,诉症状有所改善,服药期间未再头晕,上方见效,嘱继续服药10剂。
再诊,病人诉现已无不适,后以六味地黄丸加味善后,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3.肩周炎
这个病人是一个典型的五十肩,患者为一男性,52岁,诉右侧肩周疼痛1年,活动受影响,以阴雨天尤为明显,曾服用“英太青”,外用膏药可取暂时之效。近几日发作,就诊于笔者处,查舌脉无异常。
处方为:升麻12g,葛根24g,白芍24g,赤芍24g,乳香6g,川乌5g,姜黄12g,桑枝30g,伸筋草30g,甘草10g。
患者服药5剂,症状较前好转。嘱继续服药10余剂,诸症消失,临床痊愈。
4.三叉神经痛
患者龙某,女,45岁,诉右侧面颊部疼痛半年,疼痛呈阵性发作,刀刮样疼痛,每次发作几分钟即过,常在说笑或擦脸时发作,医院诊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惧怕手术,间断服用“卡马西平、维生素B等药物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
偶来我处治疗感冒,谈及此病,说现在每日或隔日发作1次,很为痛苦,我劝其服用中药治疗,病人半信半疑问道:有效吗?我说吃几剂中药看看。查舌苔脉象无异常。
处方为:升麻12g,葛根24g,白芍30g,赤芍30g,白芷15g,全蝎6g,蜈蚣3条,僵蚕15g,甘草10g,3剂。
1周后病人来诊,诉自服药后第3天开始未再发作,要求继续服用上药治疗,遂以上方继续服用,病人共服药10余剂,诸症若失,随访半年内未再发作。
升麻葛根汤虽为解肌透疹之剂,但从其药物组成来看,升麻辛、甘,微寒,为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阳,有载诸药上行的作用,如普济消毒饮之升、柴即取此功;葛根甘、辛、凉,有发表解肌之功。《伤寒论》中葛根汤证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可知葛根为治疗项背强几几之要药,且以葛根名方。
现代医学研究,葛根能扩张脑、冠状动脉血管,增加脑、冠状动脉血管的血流量;白芍、甘草,这里取芍药甘草汤酸甘复阴、缓解疼痛之功。诸药合用,再兼以辨证准确,取效颇佳,治疗颈肩头面部疾病之常用方剂。
临床带教
任何脱离临床的技术,都是纸上谈兵!
吴汉卿教授为大家演示水针刀的操作
吴军瑞院长做临床实操带教,手把手教学
田宽红主任讲解筋骨针治疗下肢足部疾病,并做治疗分解
张洪波主任应用水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筋骨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带教
项目简介
中医筋骨针法与水针刀技术,是吴汉卿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所创新发明的中医微创针法。该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编号:GJZX)、国家中医医疗技术“中医微创八大针法之一”、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年度项目、国家基层医生中医临床技能提升项目、国家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西藏全区中医特色技术培训项目;同时被纳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三五”创新教材,在高等院校普及推广。
主治:慢性疼痛病,筋骨伤病,风湿痹症,脊柱相关病及临床疑难病:如颈源性头痛、眩晕、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神经痛,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内科疑难症,顽固失眠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男女生殖病等疗效确切。
水针刀技术的创新优势
1、定位精确、容易掌握
2、规避风险、安全可靠
3、见效迅速、疗效确切
4、针法创新、融汇中西
5、损伤小无痛苦
6、适应症广泛
筋骨针法的创新优势
1、微创伤
2、痛苦小
3、三针定位
4、松解筋结
5、针法灵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