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宋]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赏析: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
?
几种类型神经痛
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缓解疼痛
1
肋间神经痛
就肋间神经痛而言,多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肋疼痛。
从病因病机上讲,肝位于肋部,其脉分布于两肋,故肝脏受病,往往出现肋痛的症状。且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喜调达,恶抑郁。因此在治疗上都离不开疏肝行气,活血通络的原则。我们可以站在高处远望,向他人倾诉心中的不良情绪,或郊游时大声呼喊、唱歌,把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来,舒展肝气。
2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而言。多表现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踝关节后外侧的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严重者痛如刀割,活动时加重。
其病因不外乎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应以疏通经络气血的闭滞,祛风、散寒、化湿而解病。可以多吃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也可以经常运动,“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只有这样,气血才能周流全身,经络也才能通畅。
?
3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
本病多发生于面部一侧的额部、上颌或下颌部。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难以忍受。
该病的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女性患者较多。其病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伤于面部经络,致使经络拘急收引,气血运行受阻,而突然疼痛。对于感受风寒者,以疏通气血为主;肝胃郁火者,以泻肝胃之火;阴虚火旺者,应以滋阴降火之法。
谷雨的养生妙招
妙招一:艾灸
艾灸可以温补气血,又可以疏通气机,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谷雨阳气已经升发,此时是培补阳气的好时机,但是不少人由于冬季保暖不当,耗损了阳气,这个时候要充分利用艾灸来帮个忙,驱除体内的虚寒之邪。
Tips:用点燃的艾条来熏神阙穴(肚脐)。神阙穴是连接每个人先天与后天的一个穴位,也是根本要穴。艾灸可以调动体内的阳气,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但经期、孕期妇女不宜使用此法来保健。
妙招二:揉搓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1厘米皱纹中,为体表的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故为治风要穴。
春季是流感高发期,揉搓迎香穴对预防感冒及消除症状皆有一定的作用。
Tips: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
按摩方法: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
妙招三:泡脚足浴
本法可开穴通络,通过脏腑传感,调整脾、肾、肝三经经络及脏腑气血阴阳平衡。
谷雨节气养生除了以上几方面外,还应注意经络养生。浴足温经是谷雨时经络养生的方法之一。
Tips:在谷雨节气当令及前后各一天,酉至戌时,也就是18:00~21:00点时,将木盆中倒入开水,待水温合适时,放双足于水中,温经通络5~10min。
同时,做深呼吸5~10次,然后用食指或拇指点或按两侧三阴交穴、阴陵泉穴和血海穴各6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