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看过了:《歌手刘欢突发心脏病,做对这件事,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
不得不说文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非常抓眼球的、甚至有点惊悚,一起看一下:
1、“在录制一档综艺节目时,刘欢脸色变白,呼吸困难,坐地不起。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刘欢突发心脏病。”
2、“有医生表示刘欢自救的关键是“随身携带了速效救心丸”!一方面是能保持携带,另一方面是带对了药!”
(把以上两条内容合并在一起,意思就是:预防突发心脏病一定要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
3、“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都不是救命药,真正的救命药只有这两种: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总结这条内容,结论就是:速效救心丸是救命药里最救命的药,其他的都得靠边站!)
4、“如果身边没有药怎么办?三招救命:用力咳嗽、按摩穴位、喝口凉水!”(这几个救命大法有点像赠品---作者写着玩,读者看着玩。)
不管怎么说,这文章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发出之后迅速在民众和学术界引发了几波热潮:
第一波热潮来自于民众的赞叹。大家都觉得传统医药好神奇,文章提供的自救技法好神奇,纷纷表示“学到很多”。
第二波热潮是打假。专业人士们对于文章的很多错误观点进行批驳,一时间风云四起,弄得文章的原创者和发布单位狼狈不堪。
第三波热潮是业内人士自我“打假”。由于学术观点不同,医生们纷纷发声,辩论得热闹异常:到底有没有救命药?患者突发心脏病如何自救?咳嗽有用吗?尤其是“救命药”里既有中药(速效救心丸)也有西药(硝酸甘油),到底哪个更有用?等等等等......
一时间大家争得不亦乐乎,从学术问题一直辩论到民族情怀,正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孰是孰非难分清。
百晓生这几天专门就此采访了几位业内大咖,特将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罗列与此。不敢说据此能够一正视听,起码可以让圈外的朋友们不至于眼前全是热闹、心里一片茫然。
1、院外突发缺血性心脏疾患时真有救命药吗?
答:没有!院外用药,不论是硝酸甘油还是速效救心丸,至多是“续命药”,医院。打个比方:突发的心脏病好比刀伤,那么这些药物至多是止痛剂---或者是止血绷带,可以暂时顶一阵子,但过后怎么办?伤还是没好!所以它们至多是可以争取救援时间,医院解决问题。
真正的救命医院里,并且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设备的支持才能发挥救命作用。
2、引发争议最大的是速效救心丸,那它到底有没有用呢?
答:有用,但作用并不大!无论是从医生还是患者的角度看,该药在实际使用中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中医和西医对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的理解有分歧:中医认为它发挥作用的靶点很多,除可以改善气滞、血瘀等症之外,同时还可以镇静、止痛、舒缓情绪,进而减少氧耗,所以对治病有利;而从西医的角度看,不少心内科专家认为它的药理作用有限,有相当一部分是安慰剂效应,但这个效应在实践中非常有用---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来说,只要能让患者减少氧耗,就是正解。
3、速效救心丸既然有用,为什么没能走上国际“药台”?
答:原因很多!1、中药的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很多,以现代的方式进行临床研究非常困难,所以在权威杂志上很难见到中药的身影;2、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在老百姓心里很神圣,但在医生眼里它们都是“小人物”,仅相当于创可贴A和创可贴B。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创可贴A(硝酸甘油),所以就犯不上再下那么大力气去研究创可贴B了;3、速效救心丸是有部分安慰剂效应的,并且这个稳定情绪的效应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个效应只对中国人有效---就像“毛泽东”这三个字,它无疑是有振奋精神的作用的,但也基本上只限于中国人。
4、硝酸甘油的作用比速效救心丸好吗?
答:不一定!硝酸甘油的作用是扩张血管,只有血管痉挛或者心肌相对缺血的情况下它才有用,比如激烈运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除此之外,如果是血管堵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它基本没用;如果是心梗伴有低血压,那用它之后血压会更低,反而会加重病情。相比而言速效救心丸的药性温和,服用之后它的镇静止痛等多方面作用会使患者感觉很舒服,这个“舒服”非常重要,它可以降低氧耗---缺血性心脏病实际上缺的是氧,所以任何减少氧耗的办法都是很有效的。
它们两者使用时略有差别,打个比方:如果是冠心病患者活动后出现心前区疼痛(血压正常或者偏高),含一片硝酸甘油是合适的;但如果你是跟人家吵了一架,气得心脏不舒服,那就可以含上几粒速效救心丸。另外从中医辩证的角度看,速效救心丸并不只是针对心脏,只要是气滞血瘀等引起的胸痛(比如部分肋间神经痛)都有效。
5、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该如何选择?
答:可以一起买!两者是西药和中药的典型代表,前者的药效强但靶点少,安全性略差;后者的药效弱但靶点多,安全性好,它们的适用范围不同,生活中可以配合使用。而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中医医师还是西医医师对这两种药的应用都很多,在医院里的销售量也相差不大。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买硝酸甘油的人都是医生建议买的;而买速效救心丸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己想买。不过大家不要据此就觉得速效救心丸就可以随便吃,它是处方药,同样有毒副作用---虽然说明书里说它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但这样写是有历史和政策原因的,不可据此认为它毫无毒副作用。
如果心脏不舒服,医院检查一下、听听医生的建议才妥当。“是药三分毒”,中药虽然“脾气”温和,劝你也别随便欺负人家。
6、如有心脏病突发,如何自救?
答:这里也有几个自救大法。
1、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2、保持镇定,减少活动,取一个自己感觉舒服的姿势休息;
3、如果有条件的话,吸氧;
4、如果既往有相关病史并且没有明显禁忌症时,可以考虑口服药物;如果是初发,不建议用药;
5、如果发现心跳呼吸停了,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具体参照《急救很难学?专家指点:记住这句话,你就跟医生没两样。》
7、文中所说的“救命大法”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
答:没用!缺血性心脏病的第一自救要点就是减少氧耗、减轻心脏负荷。“喝凉水”、“咳嗽”之类的额外动作充其量能证明你还活着,此外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折腾大了反而帮倒忙。
这时最有用的救命大法只有一个:叫救援!去医院!
鸣谢: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第四医学中心的数位中、西医心脏病专家的指点和审核,在此一并致谢!
好文共赏:
急救很难学?专家指点:记住这句话,你就跟医生没两样。
“纱布门”、“疫苗门”、“假药门”……透过“门”缝看山东
放下医德,我救不了你!可捧起医德,谁能救我?!
一个医学生的中国式蜕变之路
医家保健箴言,字字珠玑,堪比真经!
三段惨痛的治疗经历,告诉你如何选择治疗。
一位军人的抗癌日记|余生可能很短,我得换个活法!
军队医改收官|顶级医疗航母战斗群集结完毕!
医林百晓生|医生们的孤冷,你永远不懂
医院内部人员的看病“特权”,外人无缘享用
医疗圈里的潜规则,看看你知道几个?
爆笑科普---各科医生都会干啥?(收藏版)
一个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例,告诉你啥时候该去“大医院”。
结交医生朋友的标准流程(内部交流,别张扬!)
手术演示很炫!但是,你愿意做那个手术台上的病人吗?
看病时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实用到爆!)
医院人物(一)—-护士长
近看外科医生---手术台上的温情、狂暴和荤段子
致医生:别再意淫了,你们根本没那么高尚!
“医林百晓生”为公益平台,商务勿扰。
e
点击文章题目下“医林百晓生”几个蓝色字体或者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