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炎在病初的5~10天内疼痛最剧,6~8周后减轻并逐渐恢复正常。
辅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热水袋敷患处,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处方止痛药。
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预防常识
许多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发病都与一次突然的腰部“扭伤”有关,如发生于拎举重物,扛抬重物,长时间的弯腰活动或摔跌后。因此,在进行突然的负重动作前,应预先活动腰部,尽量避免腰部“扭伤”,平时多进行强化腰肌肌力的锻炼,并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本病患者急性期应及时就医,卧床休息,并密切配合诊治,预后通常是好的。
注意事项
硬板床休息,可坚持做床上体操。
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适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
为了避免牵拉坐骨神经,以减轻疼痛,患者常有一些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喜向健康一侧睡,病侧下肢的髋膝部微屈。坐下时以健康侧的臀部着力。站立时身体重心移在健康侧,弯腰拾物时,患肢膝部屈曲,时间一久便造成脊柱侧弯,大都弯向病变一侧。任何牵拉坐骨神经的试验都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沿着坐骨神经通路的各点:如腰椎旁、相当于环跳、委中穴处、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和脚底中央可有明显的压痛。除疼痛外,小腿外侧面和足背处有针刺、发麻等感觉,大腿后方及小腿的肌肉松软无力、日久有轻度的肌萎缩。?
对继发性坐骨神经痛,首先必须查明病因。是否有结核、外伤、肿瘤等病史。医院全面地进行身体检查,妇女应作妇科检查。以找出原发病灶。X线摄片对查明病因有重要意义。少数病人必要时可考虑腰椎穿刺和造影检查。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首先是去除病因,如消炎、手术切除肿瘤等。急性期应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剧烈时给予止痛,保证患侧下肢保暖,配合针灸、理疗、体疗和按摩等。
坐骨神经痛的家居护理
●姿势纠正:坐立时保持腰椎正常的生理弧度(适量前弧),减少脊椎骨、椎间盘等压力,以免退化加剧避免长期侧坐一侧,令臀部过份受压避免长期保持弯身向前抬举重物时保持腰部挺直侧睡时用枕头放大腿间,以减少腰部扭力仰睡时用枕头承托大腿及膝,减少腰部压力●腰背运动:持续进行由物理治疗师处方的针对性腰背运动,直至痛楚消失,康复后亦可继续练习●家居治疗:每天进行热敷1-3次,每次15-20分钟,纾缓腰部肌肉绷紧及痛楚,减少腰椎压力●减少穿著高跟鞋●控制体重
结语
由于坐骨神经痛成因众多,胡乱服药或「自」疗,可能令问题加剧。及早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正确的诊治,不致使病情恶化。除了进行适当的治疗、学习一套针对性的腰背运动、及纠正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姿势,保持脊椎健康,减少坐骨神经痛复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