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神经痛 > 饮食调养

艾灸上火你忘了灸这里

  清·罗东逸《内经薄议·足少阴肾藏病论》中的“水暖而龙潜,水寒而龙起”也是很好的解释。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思考,浸于与人体体温相同的暖水中自然最舒服,水太热或太寒均为所恶。

  所以,扶阳抑阴来治浮火,以罗氏的解释为:“水暖而龙潜”。其实,以补阳来治龙火之患,其实在《伤寒论》中早就应用了。

中医如何理解引火归源?

补火为什么能引火归源?很多人对此表示十分不理解。

  来,咱们用物理学解释一下。

  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所具的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引力就越小。

  这就是为什么质量小的天体都绕着质量大的天体做有规律的天体运动,就如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

  地球把大气、人类和所有地面物体束缚在其上的道理也一样。

  火是炎上、外散的,一般来说,人体上部、外部的阳气更多,对下部、内部的阳气本就容易形成一个引力优势。

  如果阳虚在下或内,这种引力优势就更明显了,于是虚阳易受上部、外部阳气的吸引,而上浮或外越,形成内真寒外假热或下真寒上假热的阳虚阳浮证。

  因此,补肾火就类似增加下部、内部的阳气质量,以增强其与上部、外部阳气抗衡的力量。

  甚至肾阳充沛的情况下还可形成自身的引力优势,使上部、外部的阳下沉、内蕴,为己所用,而成上阴下阳的泰卦,这就是引火归源。

艾灸哪里引火归源?

艾灸涌泉能引火归源,很多人也难以理解,明明是增加了人体的总热量,何以反能治疗一些有上热或兴奋症状,如高血压、失眠、焦躁等病症?

  《灵枢·本输》有:“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为人身诸穴的最下方,少阴又为人身六经之最里。

  张隐菴注:“地下之水泉,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阴所出,名曰涌泉。”足少阴为肾经,主水,五行中水居最下,此犹天一之水由至下涌出。

  涌泉穴在哪里?就在我们脚底前1/3的凹陷处。

  如果涌泉穴温暖,人体至阴部位得阳而充,阳气充足则引力增大,上部的阳被引就下而归源。

  火一归源,犹如地下的水泉被蒸动,则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涌出而灌注周身,气行则水行,真正地做到了水津四布。

  所以艾灸涌泉常能让人产生满口甘津,这是人体水泉上涌的征兆,也是火降水升,上下交泰的佳征。

  推搓涌泉穴由摩擦而产生热感也有这样的效,所以“搓脚心”也成为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法。

注意

  ※一般的保健艾灸,当以温为度,而不是以热为度。至于治病就当以病情轻重为衡了,如伤寒病之回阳,以足心转热为好转之断。

  ※艾灸涌泉也应有度,如果以保健来说,时间过长或温度过热也会产生上火状况,以15分钟为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艾灸后的状态来进行调整,多体会与操作,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长。

在中医艾灸首屏输入病症名称,就可以自动获得相关的艾灸治疗穴位图。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网球肘、腱鞘炎、足跟痛、老寒腿、落枕;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面瘫、抑郁症;鼻炎、咽炎、耳聋耳鸣、牙痛、眼睛干涩、近视、斜视、流泪症、白内障、飞蚊症;便秘、消化不良、结肠炎、胃炎、胃寒、胃下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大肠癌、食道癌、阑尾炎、痔疮;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甲状腺炎;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产后少乳、不孕症、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宫寒、盆腔炎、宫颈炎、白带异常、尿道炎、乳腺炎、卵巢囊肿、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输卵管炎、外阴瘙痒、腺肌症、产后风、乳腺癌、更年期综合症;美容、黄雀斑、减肥、丰胸、狐臭、口臭、灰指甲、早老性白发、豆豆;









































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ghi.com/ystl/84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