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的分类: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三叉神经痛)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上发现有神经体征,或有关方面检查有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三叉神经痛的确却机制不清楚,主要有以下4种:
1.神经变形学说主要认为三叉神经变性是疼痛的病理基础。
2.感染与神经血管压迫学说感染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因素,主要有牙根及牙周感染的刺激,三叉神经受到颅内动脉及静脉的压迫也会引起明显的疼痛。
3.癫痫学说研究表明,将致癫痫的药物注射到三叉神经核,可以导致异常的电位活动和疼痛,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与所用的药物有关。
4.神经末梢性学说不明原因的末梢神经损伤也可以导致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1.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多为单侧,少数疼痛可扩展到同侧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分布区域,第2,3支教常见。
2.疼痛特点疼痛发作是无任何先兆,疼痛剧烈,如电击,烧灼样痛,每次发作数秒到1~2分钟不等,剧烈疼痛是可见到面肌肉痉挛。
3.诱发因素与触发点如说话,吃饭,刷牙,咀嚼等均可诱发。
4.发病时间多数为间歇发病,间歇期为数月至几年不等,疼痛范围可能扩大,强度可能增加。
5.伴随症状可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流泪,颜面潮红等。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1.年龄多在40岁以上。
2.部位
3.疼痛性质
4.触发点或触发带
5.可伴随自主神经紊乱症状
6.诊断性阻滞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与继发性的鉴别继发性多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病人可有相应分布区域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及听力减弱等,咀嚼肌力减弱或萎缩,CT等有助于诊断。
与舌咽神经痛,非典型面部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断。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1、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开始每天mg,一日3次,每隔一日增加mg,直至每天mg,然后次剂量维持一周,最大剂量1.2~1.6g每天。
苯妥英钠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二线药物。
加巴喷丁或联合吗啡类药物等
2、三叉神经阻滞疗法
眶上神经
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
颏神经
下颌神经
3、半月节神经射频治疗总有效率为95%,无近期放射性反应及并发症,是患者和家属最易接受的微创治疗方法,手术无切口,不需缝合,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起效快,费用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4、外科治疗主要方法为末梢神经切断术,末梢神经射频热凝术,半月节神经切断术,半月神经节后根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
西藏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