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LIDP)是引起腰痛和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部分患者经牵引、推拿、针刺、药物(激素、活血化瘀药、营养神经药)等传统方法治疗后,腰痛明显缓解,但仍残留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根性坐骨神经痛症状,对此,我科近年采用针刀触激术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年1月至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LIDP坐骨神经痛患者84例。其中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74例,双侧根性坐骨神经痛10例,男50例,女34例,年龄24~76岁,体重43~84kg,病程1周至4年。查体:全部入选患者均有病变腰椎棘上叩击痛及患侧椎旁压痛,69例向患侧下肢放射痛,均有患侧坐骨神经梨状肌出口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均为阳性,颏胸实验阳性。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向患侧突出,其中L4-5突出27例,L5-S1突出33例,多节段突出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病变椎间盘层面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牵引、中频、针刺、中药外敷、药物(消炎止痛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试验组常规治疗一周后,给予患侧坐骨神经触激术治疗一次。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针感反应,缓解其紧张情绪,选择刃口较钝的针刀,将刃口平行于坐骨神经方向,以患侧臀部坐骨神经梨状肌出孔处为进针点,快速刺入皮肤,缓慢推进,进针过程中偶可触发患侧触电感,稍提起针刀略向侧方调整角度后再继续进针,至患者针感明显,摆动刀尾,用针刀体触激坐骨神经3~4次,以患侧下肢有触电感,患侧肢体强烈收缩为度,出针,无菌纱布按压针眼3min,创可贴外敷。2周为一疗程。疗效评定两组均在常规治疗满一疗程(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①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坐骨神经梨状肌出口处压痛、LasegueTest、颏胸实验等根性坐骨神经痛体征进行统计;②按照文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选择与LIDP有关的症状与主诉、工作和生活能力、下肢功能、临床体征等四大项目及其亚项目的不同表现进行评分。优:总分值≥16分;良:总分值11~15分,可:6~10分;差:总分值0~5分。得分为优者视为痊愈,得分优、良者为有效。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试验组根性坐骨神经疼痛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针刀触激术治疗的痊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均正常。进行针刀触激术的患者术后无特殊不适,术后均未发生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未出现局部血管损伤致血肿、进针点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讨论
LIDP是由腰椎间盘退变而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的神经根、马尾神经、硬脊膜、血管等组织所产生的腰部疼痛、活动障碍,同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性痛、麻,甚至肌肉萎缩等腰腿症状为特征的病变。该病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根性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年Melzack和Wall提出了闸门控制理论,认为位于脊髓深处的胶状质(substantiagelatinosa,SG)是一个闸门控制体,它能影响信息向大脑的传导,并影响疼痛信息的感应。从粗神经纤维而来的刺激增强SG细胞的抑制用,而从细神经纤维而来的刺激则消弱SG细胞的抑制作用,亦即SG细胞对进入传递细胞(T细胞)的疼痛刺激起着闸门样作用。经粗神经纤维疼痛被传入时,闸门就关闭(进入T细胞的刺激变弱),经细神经纤维疼痛被传入时,闸门就开放(刺激就强烈地传导)。坐骨神经由腰4、5神经和骶1、2神经的前支组成。坐骨神经针刀触激术是利用神经受触激后向两端传导的机制,依据针刀在脊髓外对神经根的触激可引发神经电活动到脊髓及末梢神经的原理,应用针刀对坐骨神经干进行物理性触激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对外周神经进行触激,可产生应激的逃避反应,使神经根和周围织的粘连得以相应松解,使神经释放神经递质,在化学递质的作用下,起到镇痛的作用,同时由于应激反应对全身的影响,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吗啡等分泌增多,受刺激的周围组织循环加强,更有利于神经根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消退。有研究表明,直接刺激坐骨神经干可使坐骨神经周围的血管扩张,炎症渗出及水肿得到改善,粘连得到松解,并可使急性坐骨神经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很快降低到正常水平,炎症得到控制后疼痛迅速缓解。针刀本身是“针”,因此可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也是“刀”,故而可松解粘连,减轻压迫,同时运用针刀对坐骨神经进行触激,可恢复神经组织兴奋性,缓解神经根水肿和改善神经根营养障碍,促进炎性物质转运和降解,较常规治疗能更快、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症状和体征。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8天,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联系人:林峰(北京那家医院专治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