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脑热、咽痛流涕,吃点头孢消消炎吧!
你怎么自己随便服用抗菌药呢?我没吃啊!
那你为什么要吃头孢?因为我需要吃消炎药消炎啊!
你搞错啦!头孢是抗菌药,不是消炎药……抗菌药≠消炎药要区分抗菌药和消炎药,首先要对“炎症”和“感染”两个概念进行区分:
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典型的表现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炎症”和“感染”混为一谈。事实上,感染确实可以引起感染性炎症,但并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是感染引起来的,比如肿瘤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炎症,这些炎症则往往与感染并不相关。
总而言之一句话:感染可以引起炎症,但是炎症并不一定都是感染引起的。
消炎药是对一大类具有降低炎症反应能力的药物的俗称,解决的是“红肿热痛”这些症状,比如头痛脑热、咽痛流涕、关节炎、痛风等都可以使用。
而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只对细菌性的感染有效,对一些非细菌性的感染(比如病毒感染等)抗菌药是没有效果的。而对于一些非感染性的炎症,抗菌药就更谈不上所谓治疗效果了。
常用的抗菌药生活中常用的抗菌药包括两类:青霉素类抗菌药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
01青霉素类抗菌药抗菌机制青霉素类抗菌药可以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妨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
因为细菌细胞有细胞壁,而人的细胞无细胞壁,所以青霉素抗菌药类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一定浓度范围的青霉素抗菌药能杀灭细菌细胞,但对人体细胞几乎无影响。
常用青霉素类抗菌药:
一般都叫“xx西林”“xx青霉素”。药物名称适应证注意事项青霉素应用于肺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蜂窝组织炎、细菌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流行性脑膜炎、肺炎球菌脑膜炎、梅毒、回归热、淋病、炭疽、破伤风等疾病
易造成过敏反应,所以用药前须做皮试
青霉素V可用于某些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
阿莫西林可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也可用于治疗伤寒
肝功能严重损害者慎用;
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哺乳期患者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
0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抗菌机制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的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类抗菌药类似,也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成而到达杀菌的目的。头孢与青霉素类相比,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不易产生耐药,过敏反应少。但如果大剂量使用会发生头晕、头痛、可逆性中毒性精神病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常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
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大约有30种,其名称多带有“头孢”两字,按其发明年代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一、二、三、四代。
药物名称举例适应证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氨苄等
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
主要用于上下呼吸道、耳喉鼻科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肟等
适用于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的感染
第四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
主要用于重症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常用的消炎药消炎药分为两大类:甾体类抗炎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甾体抗炎药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甾体结构而得名,包括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及其人工合成的衍生物(俗称“激素药”)。此类药物的通用名常是“XX松”,比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而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指非激素类的抗炎药物,生活中人们容易将该类消炎药和抗菌药混淆,所以药娃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非甾体类抗炎药。
药物名称适用证注意事项阿司匹林适用于感冒发热和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和痛经等
服用时应和食物或水一起,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布洛芬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缓解轻中度疼痛
药娃温馨提示:
消炎药建议饭后服用;
除非是不同给药方式间隔使用,否则不建议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非甾体类抗炎药;
服用消炎药期间,如出现明显胃肠道不适或大便颜色变黑等,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如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人体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许多疾病难以治疗。所以,使用抗菌药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本文由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程晓晓供稿。
版权声明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动动小手转发,让更多人受益是药娃愿意看到滴!
如需转载,呼叫药娃那是必须滴!
-
关于商务及广告合作,呼叫药娃也是可以滴!
-
投稿快到“碗里”来!
yhlw_cm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