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神经痛 > 饮食调养

中医针挑疗法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_7461259.html

针挑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针灸疗法的发展。长期以来,这种疗法流传在民间。它在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医院毛喆医师一起来了解一下:

《灵枢?官针》记载:“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半刺者,浅纳而疾出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此说的锋针相当于现代临床上使用的三棱针样式的挑治针和其他各种挑治针。用挑治针在挑治点上挑刺“如拔毛状”,挑出皮下的白色纤维样物,或适当出一点血,用以治疗病在经络而出现的经络痼痹的疾患和病在脏腑而出现的五脏固居的疾患,正是《灵枢?官针》记载的针挑疗法。

我们在医疗实践中,使用针挑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咽喉炎、神经衰弱、胃脘痛、腰肌劳损、脑中风后遗症(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二十多种不同类型的常见病、多发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挑治部位的选择

1.以背俞、夹脊穴为主确定挑治点

背俞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灵枢?背俞》篇提出了背俞穴主治五脏疾病,并指出了五脏背俞的穴名和穴位:“肺俞在三椎之间,心俞在五椎之间,膈俞在七椎之间,肝俞在九椎之间,脾俞在十一椎之间,肾俞在十四椎之间,皆夹脊相去三寸所”。同时提出了背俞穴定点的客观指标是“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的阳性反应现象。根据《难经》记载:“阴病行阳,阳病行阴”的记述,便可知道内脏有病可反应到相应的背俞穴上。临床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温度的变异等反应的现象,可以此分析推断属于某一经的病变与疾病性质(虚实)等。

关于诊察阳性反应穴、点方面:临床上用手指指腹按压背俞穴处,可触及有压痛或有皮下结节、硬结等阳性反应物,并可见有阳性反应区和阳性点。并在这个阳性反应区中出现有灰白色粟粒样小点,稍突出于皮面,圆形略带光泽,压之不褪色的阳性点,同时用手指按压第九、十一椎旁近肝俞、脾俞穴处,病员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传达胃脘区,并觉疼痛有所减轻的阳性反应的现象。

古人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背俞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华佗夹脊穴(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左右旁开5分共34穴),治疗的适应症基本与背俞穴相同。现代医务工作者在应用背俞、华佗夹脊的基础上,根据《灵枢》中说:“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天柱穴位于第一、第二颈椎之间的两旁)。也就是指出取相应颈椎夹脊穴治疗头部器官疾病的方法,并加以扩展,即由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两旁共56穴,组成现代通称的“夹脊穴”。

2.以痛为腧确定挑治点

在病位局部区域之内,找最明显的压痛点进行挑治,如肩痛多在肩胛冈附近找到痛点,腰腿痛多在腰骶关节附近找到痛点,就可在压痛点(即阿是穴)挑治。

3.以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确定挑治点

这是运用现代医学“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的理论应用于针挑疗法中,使定点的方法更为简单化。在中西医结合工作中,对背俞穴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针挑疗法的操作方法

确定挑治点后,对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然后用针头稍后方的弯弓部,用力稍压一下挑治点造成患者无痛的错觉。随即把针头对准挑治点刺入皮肤的一分深,再把针尖轻轻地提高到较浅层,并牵住皮下的白色纤维组织,做左右摇摆、旋转、牵拉动作,并最终把该处皮下的白色纤维组织挑出。接着可按前法再进行第二针的挑治,直至把该挑治点皮下的纤维完全挑出为止。挑完后,点上碘酒,盖以消毒小纱块,用胶布固定即可。

针挑疗法的处方原则

应用针挑疗法,必须按照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经络、脏腑、八纲辨证,明确其病位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区分其属于寒热虚实哪一类型,以作出临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在病位近部选取对所治疾病有相应主治作用的穴、点,以组成配穴处方。

我们用针挑治疗各个脏腑的疾病,如胃脘痛,慢性喉炎等,是运用以背俞、夹脊穴为主,配伍病位近部(前、后)有相应主治作用的穴点,以共同组成配穴处方进行挑治的。治疗久痛入络实证,经络痼痹如偏头痛、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病症,是运用“以痛为腧”,选压痛点(即阿是穴)为主,配伍背俞、夹脊穴,以共同组成配穴处方,进行挑治的。亦有部分是运用循经远近配穴法,在病位近部取背俞穴,在病位远隔部取有关之经、四肢远端有相应主治作用的穴位,以共同组成配穴处方进行挑治的。另外,古人在选用背俞治疗的实践中,提出了“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灵枢?背腧》篇)的论点。

以上即为中医针挑疗法,大家可以结合临床病情来进行治疗。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ghi.com/ystl/12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