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骨通筋贴详细贴法
腹疗通气法:在肚脐周围的腹部有很大的一个交织的网络,
阴阳、表里、气血都在腹部有交汇点。
这些网络被打开以后,它所发挥的功效是非常大的。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您就去按压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硬块,也许是痛点,也许是“水槽”,也许是“气团”,{最好仰卧床上,放松肚子,手指围绕肚脐转圈缓缓用力按压,逐步扩大范围,搜索整个腹部}),在酸胀麻痛反应最明显的几个地方贴上膏药。
如果比较痒了就揭下来,只在晚上贴涌泉穴,等其他部位恢复了再贴回去,如此反复,直到病痛消失。
五行病痛特效截根法:在病痛最明显处正中和上下左右的瘀滞点各贴一个药膏,共五个部位,如果比较痒了就揭下来,只在晚上贴涌泉穴,等其他部位恢复了再贴回去,如此反复,直到病痛消失。
最实用简单的三焦三关诊断法:可以在患者上中下三焦三关探查到最凉的地方,最黑的地方,皮肉结合最紧的地方,也可以在上中下各拔一个火罐,根据皮肤颜色判断,就知道病根基本在哪里,在这些反应点贴药或针灸,进行重点治疗。道理很简单,哪个地方淤堵严重,哪里就会出现这些异常的表现,把这些关口打开,气血就贯通了,病痛自然痊愈。三焦:“头至心为上焦,心至脐为中焦,脐至足为下焦。”。上焦为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等;中焦为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关:背后颈椎1-3节称作“风寒关”,胸椎5-8节称作“气血关”,腰椎3-5节称作“寒冷关”。就经络而言,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所以要重视此二脉的通畅与否,用触诊和望诊,寻找循经所过颜色异常的部位,皮肉紧硬甚至有结节疙瘩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久病之人可以先打通任督周天:贴督脉的大椎穴至阳穴腰阳关穴任脉的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一次全部贴上,如果比较痒了就揭下来,只在晚上贴涌泉穴,等其他部位恢复了再贴回去,如此反复,直到病痛消失。
也可以贴后腰的命门穴肾俞穴脊中穴腰阳关穴五个一起贴,一次全部贴上,如果比较痒了就揭下来,再贴腹部的关元穴大横穴中脘穴四个一起贴如果比较痒了就揭下来只在晚上贴足底两个涌泉穴,等其他部位恢复了再贴回去,后腰和腹部与足底如此反复轮流贴,直到病痛消失。
以下是对症取穴的分治法,供使用者灵活采用。
。
肺病,咳嗽的人配合贴肩井、中府、大包穴咽喉病贴解溪、照海劳宫穴。
“口内点”对治疗口腔炎和对其它口内疾病也很有效。“口内点”位于掌内中指指根中央
各种阴虚火旺引起的口鼻生疮,头晕眼干耳鸣等贴复溜曲泉太白然谷穴翳风穴能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颔关节痛。右边的翳风穴最灵验。翳风穴在耳垂后,取这个穴有个诀窍,可将口张开,耳后会出现一个凹陷,在这个凹陷处的正中就是该穴。
人迎穴治百病:人迎穴位于喉结旁1.5寸,左右各一穴,当颈总动脉之后,胸锁芤突肌前缘.两手按之有搏动感.因人迎穴在人体上部,为五脏之气在上部之会,故又称“天五会”;因剌激该穴可增加津液分泌,故又称“外金津”和“外玉液”;因其居人体咽喉要地,还称之为“二鬼把门”.此处好比头部的一个“关卡”,胃经堵,开通人迎穴能把瘀阻引下去。特别对咽喉病痛,哮喘,瘰疬,瘿气,美容明目,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有这些病症的患者都可以选用。
伤风感冒贴飞扬、委中、风门
受寒咳嗽、鼻塞、打喷嚏----前谷穴+灵道穴、阳陵泉
眼病太冲、大空骨,光明穴,天柱穴鼻子病贴尺泽、风门穴、第五颈椎。耳朵病涌泉、地五会、支沟穴。牙疼嘴唇病痛,贴足内踝骨的最高点和外踝骨的最高点。大都穴,太白穴,经渠穴。脏腑毒气大,免疫力低下贴身柱、膏肓、足三里。颈椎病贴病痛处和肩井穴、曲池穴、章门穴肩周炎贴病痛点和肩中俞穴,肩陵穴,肩髃穴手的病痛贴中渚穴,脚的病痛贴内庭穴。
注:如果头颈肩及以下相关症状等都可配合贴肩井穴。肩井本属胆经,同时三焦、胃、大肠等诸经也由此处经过,实为一个四通八达的枢纽。肩井对乳腺问题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小叶增生、乳房胀痛的女士,一般肩井也会痛不可触。淋巴结核也可以通过贴肩井来得到有效的缓解。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现在好多人有所谓的“电脑病”、颈肩综合症,贴肩井穴就能很快缓解,它能把从肩关节到脖子的那条线都给放松了。牙疼时,贴压肩井穴也能够立马见效。各种腰病:腰部病患处,委中,环跳,肾腧穴.椎间盘突出加承山穴
强直性脊柱炎和背腰四肢严重痹症的病痛可以贴筋缩,腰阳关,环跳,大椎,身柱,至阳,一次贴三个,上下穴位轮流贴
腰肾腿筋骨病,腹泻,痔疮,痛经病配合贴承山
乳腺疾病贴膻中穴、大包穴、肩井穴和乳房病痛点丰胸贴膻中穴、乳根穴、天宗穴、大包穴生殖泌尿系统疾病兼脾胃病的患者贴三阴交、带脉穴、阴陵泉。
阳痿早泄,脱肛等贴腰眼穴和大肠俞穴、关元俞穴有良效。治疗疝气、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阳痿、尿频、尿失禁、前列腺疾病、便秘取三阴交、秩边穴、水道各种肝病贴内关穴、肝腧穴、三阴交穴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各种胃病贴大包穴、足三里、阴陵泉。
太胖(减肥)、太瘦(增肥)贴关元穴。减肥特效参考穴:水分、天枢、大包、梁丘、足三里、丰隆、血海手癣、足癣、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痤疮、口疮、口臭、胃痛、癔病、面神经麻痹、哮喘、鼻炎、眼结膜炎、羊角风、癫痫病、帕金森白癜风、失眠病可以贴劳宫、风市、百虫窝穴(血海穴上1寸)均有特效。
涌泉穴为足少阴经之根,足少阴肾经起始之井穴,此穴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的地方,可交通阴阳,又能络脾入肺,使药力循经,直达肾脾肺,调其功能,补其虚损,到达阴阳平衡状态。肾脾肺病重者可以贴之。盆腔炎、盆腔积液、附件炎、宫颈炎等妇科病:贴带脉穴、三阴交穴与子宫穴卵巢囊肿,输卵管堵塞贴血海、中封、足三里痔疮:贴痔疮穴(在命门穴下2厘米处)天枢穴承山穴孔最各种风湿腿部关节炎:血海阳陵泉犊鼻穴中风瘫痪,脑溢血后遗症,虚火上焱高热、高血压、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等可以贴条口穴和膈俞穴以及悬钟穴,三阴交泻火消炎通淤。
糖尿病特效穴:贴地机穴、然谷穴、胰腧穴、京门穴。肚脐旁开0.5寸,是肓俞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冲脉与肾经之会,贴治肾炎,很管用。凡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偏瘫在肩髎穴附近找一压之特痛点‘臀痛穴’,左边痛贴右边,右边痛贴左边,效捷。配合贴腰阳关穴环跳穴脾胃功能不好,以及服药过久中药毒者贴足三里、身柱穴、阴陵泉穴。“厉兑二趾外侧端,腋下6寸穴大包,升脾降胃脏腑好,贴用膏药”“内关穴”止痛良好,擅长急救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