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常见于女性。
习惯性痉挛多发生于儿童,无性别限制。
临床症状不同面肌痉挛常以一侧眼睑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为首发症状,并逐步扩展至同侧的其他面肌,以口角抽搐最为明显,但额肌很少受累;病初抽搐较轻且仅维持数秒钟,后期逐渐加重并可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严重者面部出现强直痉挛,导致眼睛睁不开、口角歪斜,有时会累及同侧肢体而引起行走困难;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可使症状加剧,入睡后会逐渐停止,但患者无法进行自控。
习惯性痉挛的症状较轻,患者面部肌肉出现刻板性反复跳动,如反复眨眼、斜眼、皱眉、咧嘴、张嘴、皱鼻等;本病可累及全部面肌,但以下颌至鼻子之间肌肉跳动更为明显;痉挛持续时间较长,常于入睡后消失。症状较轻时,患者可进行自我控制而使痉挛停止,但维持时间较短;少数患者面部肌肉出现严重痉挛,而引起异常发音,如干咳声、长出气声等。
面肌痉挛治疗方法1、药物:疗效不佳。卡马西平、苯妥英纳、巴氯芬及各种镇静安定类药物,对少数患者可减轻症状。
2、手术:主要为显微血管减压术,适用于:①原发性面肌痉挛;②无面神经损伤病史;③保守治疗效果差;④无严重全身性疾患。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