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扬子晚报报道:痛痛痛!吃东西时牙很疼,狠心拔去满口牙,居然还觉得“牙疼”;洗脸时皮肤痛,睡觉时脸碰到枕头,常常被痛醒……三叉神经“漏电”引发“天下第一痛”,常被误诊,最易被误诊为牙痛,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也往往备受折磨。不幸的是,60多岁的老毛头5年前刚病发的时候,被误诊为牙痛,结果满口的牙都被拔掉了,但疼痛感一点也没有减轻。医院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从此,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在专心做事还是安然入睡,剧烈的疼痛常常像天空中一道道突如其来的闪电在他左侧面部骤然劈开,每当这时,他的牙齿会咬得“咯咯”直响,他的双手会不由自由地使劲在面部揉搓。之后,他开始了噩梦般的生活和漫长的求医历程。
对此,医院专家表示: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于三叉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神经性疼痛,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的疼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到数分钟不等,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疼痛呈电灼、针刺、刀割、撕裂样等,发作时可伴有面部肌肉抽搐,口角偏向一侧。疼痛多发生于单侧,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常有触发点(扳机点),如上下唇、口角、牙龈、舌、鼻翼等,可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剃须时诱发,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疼痛发作间歇期如常人,发病早期间歇期较长,以后逐步缩短,严重者数分钟发作1次,甚至发展为持续性疼痛,未经治疗疼痛不能自然缓解。神经系统检查多没有阳性体征。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CT、MRI主要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通常分为典型和不典型两种,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目前临床上与治疗方案选择和手术疗效密切相关的是前一种分类方法。因此,这里介绍典型和不典型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典型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1)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阵发性疼痛;(2)疼痛为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间歇期完全正常;(3)疼痛为闪电样、电击样、触电感剧烈难忍,当洗脸、刷牙、饮水、说话、甚至风吹时可诱发;(4)在感觉末梢集中分布的区域(如上下唇、口角、牙龈、舌、鼻翼等)存在扳机点现象;(5)在疾病初期,卡马西平治疗有效;(6)神经系统检查多没有阳性体征。
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1)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剧烈疼痛;(2)疼痛发作频繁,出现间歇期疼痛,甚至表现为持续性疼痛;(3)疼痛性质多样化,患者很难描述,但在洗脸、刷牙、饮水、说话时可诱发疼痛加重;(4)多数患者不存在扳机点现象;(5)出现面部麻木、皮肤粗燥和感觉减退;(6)神经系统检查可出现患侧皮肤浅感觉减退。
临床上典型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就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具体的鉴别要点如下:
(一)三叉神经支炎
属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此病发生在眼眶之上,是持续性的疼痛,发作后数日,部分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病毒。此病可自行好转,对于应用镇痛药物、维生素或局部麻醉药、激素皆有效。
(二)牙痛
细看牙有无病变,牙痛阵发性不明显,于食物冷热关系很大。
(三)舌咽神经痛
疼痛为阵法性,大多数在吞咽时发作,其次点头、说话、大笑均可引起发作,
疼痛部位一般是耳根和嘴角连线,以下的方向。
(四)血管性偏头痛
血管性偏头痛是周期性、轻重不等的单侧头痛,自身多感觉为脑部深处胀痛,三叉神经痛多感觉为脸部表浅的疼痛。
前沿技术:“CT靶向定位微创神经修复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立竿见影
“CT靶向定位微创神经修复术”,在大型高精度CT监测下,对病灶精确定位,针尖不损伤其它神经,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在局部麻醉及CT引导下,行运动及感觉测试,判定针尖是否到达受累的神经分支,确定后,利用CT靶向定位微创神经修复术使病变神经不再传递疼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小,治疗后只感觉很轻微的皮肤麻木,疼痛消失,复发率低,受到患者及同行业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医院
上海医保定点单位
医院是医院,以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为主体,汇聚资深脑科名医,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竭力为脑科病患服务。
科室开展各种脑瘤显微手术近万例,凭借“神经外科脑干肿瘤手术切除技术”临床实践,荣获徐汇区光启医疗卫生技术提名奖,医院在临床一线工作中,运用先进理论或技术,诊断和治疗效果有重大突破,达到全区专业领先水平。
医院较早在国内成立功能神经外科,专治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凭借专科特色明显、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荣获徐汇区社会医疗机构优势专科,医院行列。
作为国家“十二五”科技医院,科室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并通过中西医特色疗法专治各种脑血管病、中风偏瘫、植物人、头痛头晕等疾病,促进患者康复、重返社会!
↓更多精彩,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