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目前,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经典方法,手术技术成熟、创伤小、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常见,第一支少见。疼痛范围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分布区域。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性略多于男性,以中、老年人为多。
疼痛规律
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每次发作时间1~2分钟。随病情进展,发作次数逐渐频繁,疼痛加剧,间歇期无任何不适;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疼痛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
表情和颜面部变化
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
神经系统检查
多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此类病人应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脑CT、MRI等检查,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是:全麻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5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2-3cm,于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进行“松懈”,并将这些血管以T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消除产生刺激的根源,三叉神经核的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疼痛消失。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医院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的业务指导下,细化对学科专业组的划分,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做大做强专科技术,同时积极拓展多学科合作,造福更多患者。
刘金龙主任正在查房
专家简介
刘金龙,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外一科支部书记,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本科学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会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安徽省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安徽省神经外科创伤委员会委员、抗癌脑肿瘤委员会委员,阜阳市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阜阳市劳动医疗鉴定委员会成员。曾在《安徽医学》、《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等专业核心期刊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6篇。
(图/文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