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福满人间。3月8日上午,医院院长、中国针刀神经触激术原创人任月林教授开门收徒仪式在首都北京举行。在本次仪式上,任教授面向全国开门收徒22名,旨在薪火相传,促进该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导、著名学者、各行业精英共同见证了这一收徒仪式。
拜师仪式见证人有: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刊编委会主任、中医药通报编委会主任李俊德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副院长郭长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杂志主编董福慧教授;出席拜师仪式嘉宾有: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刁吉廷教授;万方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刘玉总经理;医院王沭林院长;尚圣之道北京投资有限公司余佑慧女士。
任教授从事脑瘫专项研究和诊疗30余年,造诣高深,成就卓越。不但是中国针刀神经触激术原创人,而且还是中国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创始人、持有人,先后出版著作6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出版的《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影响巨大,被誉为“中国脑瘫微创第一著”,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度“学术著作二等奖”。
据悉,任教授独创的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已入选国家中医管理局A级项目;原创的针刀神经触激术、针刀肌肉刺激术、针刀切割纠畸术被认定为科学之术、合理之术、可行之术,需要之术,该项目于年度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得到了中国中医药最具权威机构的认证。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针刀神经触激术,向来以治学严谨、注重学员德、智、品、行并举的任教授,经过多年的传帮带和考察了解,在确定他们甘愿献身祖国针刀医学发展事业,有潜力、有能力成为针刀神经触激术未来栋梁之才以后,才决定将其收为弟子,可谓是用心良苦。在任教授看来,这一切都是必须的过程,他认为医生不同于其它职业,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医术,更要有仁者之心。这也是任教授经过多年考察、反复权衡,迟缓收徒的根本原因。
拜师仪式首先由徒弟们陈南平,樊玉峰,李衷,李志敦,涂华新,王东辉,刘聚安,李青兰,江琴,万绪金,张秀琴,刘建萍,王旭静,耿长杰,徐延超,常志永,李建海,田茂松,余海,陈泓州,陈怀卓,林鸿康宣读并敬呈拜师帖,师父宣读收徒帖,整个拜师过程,遵循中国传统拜师礼仪,徒弟们行三叩首大礼,敬茶改口,敬献鲜花。师父赠弟子专著《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两部著作,从此,弟子将与师父一起并肩作战、携手共进,为针刀神经触激术事业的发展,为祖国中医国粹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见证人李俊德教授、郭长青教授、董福慧教授在收徒帖上签字
弟子们宣读拜师帖
师父宣读收徒帖
众弟子向师父师母行三叩首大礼
弟子向师父师母敬茶
弟子向师父师母献花
弟子向师父师母献礼
师父与弟子互赠礼品
见证人李俊德教授讲话
在任教授收徒仪式上见证人,李俊德教授、郭长青教授、董福慧教授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李俊德教授首先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对任教授收徒拜师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是个好日子,借全国“两会”的东风,在这里举行任教授收徒拜师仪式,我首先祝贺徒弟有幸拜到名师。任教授是我们行业,也是我们针刀界的老前辈,作为朱汉章教授的得力助手,在我们针刀界享有盛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你们拜到任月林教授门下,拜的好、拜的对,能跟着任教授学习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一生难得的机会,也可以说是三生有幸,可能你们一生也悟不到很深的道理,如果跟着任教授学半天,听他讲一堂课,你就有可能在这里悟到。你们不但要学习任教授的针刀和其它方面的技术,更要好好学习他的大医精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任教授不光是一个全国著名的教授,他在为人民服务方面,也受到了千千万万患者的欢迎,对病人满腔热情,对技术精益求精,受到广大患者的尊敬和信赖。在这里,我对你们提出一点点期望,要认真的读书,首先要读任教授的书,读我们中医的经典和名著,在任教授的指导下,要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同时也要虚心向师父请教。最后,我祝愿任教授和弟子们教学相长,再创新佳绩、开创新局面!
见证人郭长青教授讲话
郭长青教授在讲话中指出,任教授在针刀界之所以久负盛名,关键是他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理念和思路。大家都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在干针刀这一行,像任教授这样有创新能力和成果的医生非常少,任教授曾经拿过我们学会的科技二等奖,去年又拿我们学会的学术著作二等奖,这很不简单。目前,在我们针刀界里,能拿这样奖项的人特别少,这充分说明了任教授有非常高的学术造诣,所以对任教授收徒表示祝贺!同时,对徒弟们有幸拜到任教授门下,也表示祝贺!希望你们向任教授学习做人,任教授做人非常正派,他不仅技术好,而且医德也令人称道。作为任教授的徒弟,你们一定要把任教授过硬的技术、崇高的医德学到手,并传承下去,使之发扬光大。
见证人董福慧教授讲话
董福慧教授教授在讲话中指出,任教授号称针刀界的“子路”,子路就是能担当,有创造,为诸位能拜到这样的师父而感到荣幸。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因为针刀技术治疗脑瘫,具有挑战性,也有突破性,针刀神经触激术内容广泛,治疗操作复杂,涉及学科广泛,而不是过去单纯的一针一刀、一招一式,面对这样一个极具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技术,任教授把独创的任氏神经触激术毫无保留地授给弟子们,实在是功德无量,意义深远。
在拜师仪式上,领导、专家与师徒共同合影留念
一次看似简单的收徒仪式,其深层意义难于估量。针刀神经触激术,作为祖国庞大医学系统的一个分支,将在任教授和弟子们的齐心协力推动下,通过攻难克艰,不断创新与发展,将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针刀触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LIDP)是引起腰痛和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部分患者经牵引、推拿、针刺、药物(激素、活血化瘀药、营养神经药)等传统方法治疗后,腰痛明显缓解,但仍残留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根性坐骨神经痛症状,对此,我科近年采用针刀触激术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年1月至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LIDP坐骨神经痛患者84例。其中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74例,双侧根性坐骨神经痛10例,男50例,女34例,年龄24~76岁,体重43~84kg,病程1周至4年。查体:全部入选患者均有病变腰椎棘上叩击痛及患侧椎旁压痛,69例向患侧下肢放射痛,均有患侧坐骨神经梨状肌出口处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均为阳性,颏胸实验阳性。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向患侧突出,其中L4-5突出27例,L5-S1突出33例,多节段突出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病变椎间盘层面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牵引、中频、针刺、中药外敷、药物(消炎止痛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试验组常规治疗一周后,给予患侧坐骨神经触激术治疗一次。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针感反应,缓解其紧张情绪,选择刃口较钝的针刀,将刃口平行于坐骨神经方向,以患侧臀部坐骨神经梨状肌出孔处为进针点,快速刺入皮肤,缓慢推进,进针过程中偶可触发患侧触电感,稍提起针刀略向侧方调整角度后再继续进针,至患者针感明显,摆动刀尾,用针刀体触激坐骨神经3~4次,以患侧下肢有触电感,患侧肢体强烈收缩为度,出针,无菌纱布按压针眼3min,创可贴外敷。2周为一疗程。疗效评定两组均在常规治疗满一疗程(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①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使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坐骨神经梨状肌出口处压痛、LasegueTest、颏胸实验等根性坐骨神经痛体征进行统计;②按照文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分法疗效评定标准》,选择与LIDP有关的症状与主诉、工作和生活能力、下肢功能、临床体征等四大项目及其亚项目的不同表现进行评分。优:总分值≥16分;良:总分值11~15分,可:6~10分;差:总分值0~5分。得分为优者视为痊愈,得分优、良者为有效。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试验组根性坐骨神经疼痛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针刀触激术治疗的痊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均正常。进行针刀触激术的患者术后无特殊不适,术后均未发生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未出现局部血管损伤致血肿、进针点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讨论
LIDP是由腰椎间盘退变而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的神经根、马尾神经、硬脊膜、血管等组织所产生的腰部疼痛、活动障碍,同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性痛、麻,甚至肌肉萎缩等腰腿症状为特征的病变。该病是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根性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年Melzack和Wall提出了闸门控制理论,认为位于脊髓深处的胶状质(substantiagelatinosa,SG)是一个闸门控制体,它能影响信息向大脑的传导,并影响疼痛信息的感应。从粗神经纤维而来的刺激增强SG细胞的抑制用,而从细神经纤维而来的刺激则消弱SG细胞的抑制作用,亦即SG细胞对进入传递细胞(T细胞)的疼痛刺激起着闸门样作用。经粗神经纤维疼痛被传入时,闸门就关闭(进入T细胞的刺激变弱),经细神经纤维疼痛被传入时,闸门就开放(刺激就强烈地传导)。坐骨神经由腰4、5神经和骶1、2神经的前支组成。坐骨神经针刀触激术是利用神经受触激后向两端传导的机制,依据针刀在脊髓外对神经根的触激可引发神经电活动到脊髓及末梢神经的原理,应用针刀对坐骨神经干进行物理性触激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对外周神经进行触激,可产生应激的逃避反应,使神经根和周围织的粘连得以相应松解,使神经释放神经递质,在化学递质的作用下,起到镇痛的作用,同时由于应激反应对全身的影响,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吗啡等分泌增多,受刺激的周围组织循环加强,更有利于神经根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消退。有研究表明,直接刺激坐骨神经干可使坐骨神经周围的血管扩张,炎症渗出及水肿得到改善,粘连得到松解,并可使急性坐骨神经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很快降低到正常水平,炎症得到控制后疼痛迅速缓解。针刀本身是“针”,因此可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也是“刀”,故而可松解粘连,减轻压迫,同时运用针刀对坐骨神经进行触激,可恢复神经组织兴奋性,缓解神经根水肿和改善神经根营养障碍,促进炎性物质转运和降解,较常规治疗能更快、更好地缓解患者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症状和体征。
针刀平台论坛网备注:凡转载本文章/转发QQ群、鍖椾含涓鐨偆鐥呭尰闄?鐧界櫆椋庡墠鏈熺棁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