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恩医学
一路伴您
成长
培恩青年疼痛医生学习
第天
上一本书《临床诊疗指南》已经讲完了,我们开始一本新的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
第3章神经阻滞疗法
八、上颌神经阻滞术
(1)三叉神经第2支疼痛或癌性痛。
(2)该部位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上颔手术麻醉镇痛。
(4)创伤继发性或放疗后疼痛。
(1)注射部位感染。
(2)患者不能合作。
(3)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1)取患侧向上卧位。
(2)体表定位:确定额弓中点和下颌切迹或称为“乙”状切迹中点。
(3)要求患者微张口,在两中点之间作一连线,取连线下1/3确定为穿刺点。
(4)常规消毒范围应包括外耳郭。
(5)用治疗巾铺在穿刺点上缘,在穿刺点皮内和皮下注射1%利多卡因1.5~2ml。
(6)用带有深度标记的10cm长,7号穿刺针垂直进针2.5~5cm到翼突外板,将标记置于距离皮肤1cm处。
(7)再将穿刺针退至皮下,调整穿刺针角度对准瞳孔方向进针。重新进针不超过所设定标记处。
(8)穿刺过程中如果患者无放电样反应,可用针尖向左右作扇形寻找直至颧骨以下,上唇或鼻翼出现异常感,且无其他不适。
(9)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针柄,仔细回吸无血,注射1%利多卡因1.5~2ml,观察患者至疼痛消失。
(10)可再注入局麻药1~2ml,注射曲安奈德5~10mg/0.5~1ml,或注射神经损毁药0.5~1ml。
注射后轻压穿刺部位3~5min,用刨可贴粘敷。
(11)用神经定位刺激器可以更准确确定穿刺针到达靶神经部位。
(1)治疗后如局部血肿,用冰袋间断冷敷能迅速消除血肿。
(2)无论注射何种药物剂量均不宜过大。
(3)注射神经损毁药以前,注射曲安奈德可以预防或减轻水肿。
(4)注药后对穿刺点持续轻压3~5min,可以避免局部出现血肿。
(5)穿刺时应缓慢进针,避免反复穿刺,穿刺深度不宜超过设定标记,以免将穿刺针刺入口腔内,注射神经损毁药引起口腔黏膜损伤。
目前疼痛资源共享群1、2、3群(人)均已满员,感谢疼痛伙伴们对培恩的支持信任!我们将继续筹建疼痛资源共享4群;需加群交流学习的伙伴请加管理员。
对疼痛事业有见解,热衷公益疼痛事业的伙伴
请联系管理员
1天学习1小时
1季度完成1本书
坚持学习1年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