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疼痛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选用有效的镇痛模式对急性疼痛的控制、减少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以及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麻醉科医生优化镇痛策略,瑞典医学中心的于聪医生分别对脊髓电刺激、鞘内持续输注以及周围神经射频介入三类镇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并介绍了三种镇痛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主题
1
脊髓电刺激镇痛最新进展
脊髓电刺激概述
脊髓电刺激(SCS)指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置于硬膜外腔后部,并在皮下植入脉冲发生器,通过发生器产生电流刺激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元,从而治疗疼痛或其他疾病。这一技术在年由希利(Shealy)教授首创并应用至今,已帮助成千上万的患者缓解了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图1)。一项于年发表在《疼痛临床杂志》(TheClinicalJournalofPain)的研究表明,SCS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物理治疗手段,其主要适应证包括以下四类患者,①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患者;②多次背部手术、及椎间盘手术失败患者;③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DD)、椎间盘突出性疼痛、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效患者;④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患者。
图1SCS技术发展史
然而SCS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①有调查显示,仍有20%~30%的患者SCS效果不理想;②有部分患者难以忍受SCS产生的麻刺感;③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可能在术中或术后发生变化,SCS难以覆盖所有的疼痛类型;④SCS治疗可能增加了患者对疼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