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只有掌握其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才能远离它们。春季多发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麻疹
由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以发热、红色斑丘疹等为临床特征。飞沫传播,以冬春发病率最高。5岁以下的儿童为危险人群。
预防措施:(1)隔离患者,及早治疗。(2)注射疫苗。
2.风疹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有轻微的症状,出现枕骨下淋巴结肿大及散在性红色斑疹。发病率在春夏较高,以年长患儿较多。多经飞沫传播,传染期自病起至皮疹消退为止,通常24小时后皮疹消退,最长不超过3~4天,疹退烧降至正常,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隔离患者用品,分泌物和粪便要消毒。
3.带状疱疹
病毒感染,在发炎的皮肤上出现成群的水疱,通常沿周围感觉神经呈带状排列,伴有神经痛或痒感,多发生于身体之一侧。以成人发病居多,儿童甚少,常见于春秋季节。神经痛症状在老年患者身上表现最为显著。
4.流行性腮腺炎
由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和某些腺组织(特别是成人睾丸与卵巢)具有特殊亲和力的病毒所引起,并以唾液腺非化脓性炎肿为特征的全身性传染病。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在学校、幼儿园、新兵队伍中,常因大量易感者存在引起流行。
预防措施:隔离患者,注射疫苗。
5.甲型病毒传染性肝炎
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春季多发,儿童多见,发烧3~5天,伴有食欲不振,轻度腹泻,烧退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愈后良好,无后遗症,无迁延症状。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预防措施:(1)隔离患者。(2)加强粪便管理。(3)注意饮食卫生、食具清洁。(4)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球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项强直及颅内压增高。多发生于冬春季节,3-4月发病率最高,10岁以下儿童最多见,约占75﹪,以飞沫传播。若不及时治疗,危险性很大。
预防措施:(1)及时隔离及治疗患者。(2)接触者应做鼻咽分泌物培养,带菌者应服小剂量磺胺嘧啶治疗。
7.过敏性疾病
春天风大,空气干燥,百花盛开,花粉、花絮、灰尘、煤烟、霉菌等,随风飘荡而布满人们生存空间。属于过敏性体质者,吸入致敏物后易发生过敏性哮喘、荨麻疹及枯草热等病。所以应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接触过敏源,对花粉过敏者应注意避开或服用适量抗过敏药和进行脱敏治疗。
来源:第4期《致富天地》杂志(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赏
长按